2月1日,记者从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例行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我市二代病例增多,并出现三代病例,首例死亡病例无武汉生活史、旅行史和与武汉籍人士接触史。
出现三代病例,防止本地扩散十分重要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副书记夏沛通报,截至1月31日24时,我市已有二代病例62例、三代病例6例;35起聚集性病例例;外籍人士0例。
夏沛表示,从疫情看,二代病例增多,出现三代病例,疫情复杂严峻,在消存量的同时控增量,防止本地扩散十分重要。
夏沛介绍,我市首例死亡病例为女性,62岁,居住在九龙坡区华岩镇,是餐馆的服务员。
1月21日,这名女性患者出现发热、干咳、咳痰、肌肉酸痛、胸闷等症状。1月29日首次在九龙坡二院就诊,无武汉生活史、旅行史和与武汉籍人士接触史。
患者于1月30日医院,于当日报告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采样送区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检测,患者于1月31日7时35分抢救无效死亡。
1月31日下午,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1月31日晚,市级专家组会同九龙坡区专家对该例死亡患者开展了死亡病例讨论,综合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表现等,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危重型合并细菌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肝功能不全。
我市已累计侦办涉疫情案件50起
市公安局副局长石宏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启动一级勤务,全警停休、全员上岗,每日投入4.2万民警、2.8万警辅力量,全面加强社会医院、发热门诊、留置观察点等重点部位的巡逻防控。同时,对拒绝执行检疫监测和强制隔离措施、制售伪劣药品和防护用品、造谣滋事、哄抬物价等违法犯罪行为,实行“零容忍”依法坚决打击。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侦办涉疫情案件50起,依法刑事拘留5人、行政拘留30人。
同时,我市公安机关还制定专门封控方案,在与周边5省接壤的26个区县入渝通道,以及全市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客运码头等设置联合检查站,坚持“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协助有关部门全力做好体温检测、筛查检疫等工作,对发现的疑似感染人员全部采取隔离观察治疗措施,对湖北方向来车以及“鄂”牌车辆全部劝返。
此外,市公安局组织全市公安派出所民警,会同基层党政干部和社区网格员,深入开展入户排查工作,努力做到“逐户走访、逐人核查、逐一见面”。在此基础上,借助大数据手段,动态排查涉及疫情的重大线索,并围绕我市已确诊的患者,关联摸排密切接触人员,及时配合有关部门落实检测、筛查、检疫等措施。
疫情由输入向本地扩散过渡
市疾控中心呼吸道和新发传染病防控科科长、流行病学博士宿昆介绍,我市疫情前期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而当前本地病例所占比例持续上升,疫情由输入向本地扩散过渡。
其次,我市本地病例集中在家庭传播导致的聚集性病例,家庭聚集性疫情须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