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走百村卢氏县朱阳关镇王店村发展特色农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www.xuexily.com/m/

文章来源黄河时报掌上金三角

卢氏县朱阳关镇王店村——

发展特色农业奔向致富路

这个村庄满山都是宝

□本报记者张迪/文图

栽培食用菌、发展林果、养殖蜂蜜……近年来,卢氏县朱阳关镇王店村在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培育发展出一批特色农业,带领群众在致富路上谱写新篇章。01

以村主导产业香菇为突破口

打响产业扶贫“第一仗”

位于卢氏县城南的朱阳关镇王店村,于年4月由原王店沟村和王店村合并而成。山高林密、土地贫瘠,王店村经济发展落后,群众生活困难,曾被评定为贫困村。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走什么样的致富路?年王店村班子迎来换届,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决心化劣势为优势,要让百姓获得长远的富裕,只有产业发展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决定变荒山为“金山银山”,利用村庄本身优势,在亩土地上做文章,争取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特色道路。该村避风朝阳、气候适宜,有着食用菌栽培的地域优势。村民几乎家家栽培食用菌,以香菇产业为主导产业。当时的村“两委”班子当即决定以香菇作为突破口,打响产业扶贫的“第一仗”。但由于新鲜香菇难以储存,而干菇销售又有着周期长、利润小、渠道少等特点,销售额上不去,所以群众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现状,该村班子成员自筹资金75万余元建成冷库两座,储物能力达吨。冷库建成后,以对外出租的形式,为菇农提供新鲜香菇的储存,彻底解决了多年来村(镇)群众卖香菇难的问题。香菇价钱高了,销售也快了,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增收了10万余元。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开门红,让群众看到了美好前景,更坚定了脱贫摘帽的信心和决心。截至年,该村共栽培食用菌万袋,人均创收余元,实实在在带动了老百姓致富增收。02

探索林果产业、建设中药材基地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增收

产业发展壮大起来了,乡村振兴就有了支撑、有了前途、有了希望。于是该村“两委”继续探索创新,找寻新的发展项目。年,该村扶贫搬迁全部完成。搬迁后,村“两委”开动脑筋,决心通过土地流转,把荒废土地变废为宝。村里找来专家、找来企业,对土地进行检测,发现发展林果产业大有可为。该村结合自然优势,开发了绿色农业生态产业园,大力发展以樱桃、木瓜、核桃为主的林果经济和红薯、花椒等林下经济,整个产业园以务工形式带贫23户,使每户增收余元。同时,该村又种植了樱桃亩、核桃亩。年,该村自筹资金50余万元,种植优质花椒余亩。年,该村自筹资金30余万元,开发以连翘、黄芪、桔梗、丹参种植为主的亩中药材基地。年4月,王店村又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该村“两委”集资10余万元,开发了5个养蜂基地和箱蜜蜂,又发展了一份甜蜜的养蜂事业。村民们高兴地说:“我们这里花多果多,空气好,无污染,酿出来的蜂蜜一定更甜更有营养!”脱贫攻坚硕果累累,昔日王店翻天巨变。通过几年来的生态开发,如今的王店村山山岭岭都变为金山银山,该村也于年年底脱了贫。“如今,我们村多管齐下发展特色农业,农民致富就更有盼头了。”王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帅民说。03

村美民富产业兴

走实走稳乡村振兴之路 

如今特色产业让村民钱包鼓了,新农村建设让居住环境好了,乡村文明建设让村风更和谐了,王店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近年来,该村“两委”以整治村容村貌为抓手,将王店村打造成道路整洁、庭院美丽、村容美好的新农村。年至今,王店村拆除无人居住危旧房屋座间,恢复为耕地60余亩。通过“厕所革命”改造水冲式卫生厕所户,卫生旱厕20户。整治拓宽村内道路米,铺设柏油路0米。此外,改造低效田亩。这也为推进乡村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提供了硬件保障。为了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王店村“两委”建立健全矛盾调解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共化解矛盾纠纷5起。同时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坚持落实村务公开制度、“三评一考”“四议两公开”等各项村级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参与村庄建设与村务管理,注重采纳群众意见和建议,大力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经过持续发力,王店村村风和谐,展现出向上向好的积极风貌。“农业强则产业强,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社会稳。我们王店村将继续念好特色产业‘致富经’,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李帅民信心百倍地说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feibdfcz.com/afhzp/2774.html

湘ICP备2021020578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