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月军种春江通讯员:肖伟)阳春三月,陕州区宫前、张汴、店子等乡镇的万亩连翘花竞相开放,亿万枝花朵汇集成金色的海洋,吸引着八方游客,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使往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金山银山”。
宫前乡位于陕州区东南部深山区,全乡总人口户人,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荒山荒坡林地面积28万亩,农业生产基础薄弱,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达19%,脱贫任务艰巨。
宫前乡盛产野生连翘,总面积达5万亩,该乡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变废为宝,在池芦村成立了响坪山连翘专业合作社,建立原生态连翘保护基地,坚持“统一管理、统一修枝管护、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护价收购”。
每年7到10月份连翘采摘季节,宫前乡在贫困户中雇佣18到50岁青壮年劳力,加强基地的管护、修枝抚育管理,严防采青造成浪费;采摘期间,将全乡有劳力的贫困户纳入采摘队伍,分组有序进山采摘。
他们还在进出连翘采摘区域的主要路口设卡,对外来上山采摘连翘花、连翘叶和连翘果实的人员进行登记,要求进行统一采摘,并联系客商统一收购,不但实现了集体资源集体管理,增加了村组集体收入,还吸纳户贫困户人参与连翘种植、采收,人均年增收元以上。
合作社还利用连翘花蜜源,在周边村庄发展中蜂养殖,开发连翘花蜂蜜,加工连翘花茶、连翘叶茶,帮助农户代销蜂蜜、核桃等土特产,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形成了一批新的产业。
同时,该乡以神龙峡景区为依托,发展农业采摘、生态观光、农家乐、休闲垂钓等生态文化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旅游,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何让“金山银山”助力“老乡”脱贫攻坚奔小康?陕州区宫前乡种植万亩连翘带动脱贫攻坚的典型做法就是最响亮的回答,是基层践行总书记要求的最好诠释。
陕州区广播电视台新媒体
推荐阅读
胡志权带领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河长巡河工作
区人大调研环境保护工作
陕州区召开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推进会
四川石棉县考察团到陕州区参观考察
三门峡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名片(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