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丸常见临床使用二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正规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保和丸临床新用

1

组成

山楂g,神曲60g,半夏90g,茯苓90g,陈皮30g,连翘30g,莱菔子30g。

2

用法

将上药研为细末,水泛为丸,口服6~8g/次,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1/10即可。功效消食和胃,清热祛湿。主治一切食积。症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厌食呕吐,大便稀溏,舌苔厚腻,脉象滑者。

3

方解

本方为治疗食积的良方。本方证为食积内停,气机受阻,胃失和降所致,亦即《素问?痹论》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理。饮食过度,食积内停,胃失和降,气机不畅,可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食呕逆等。治宜消食和胃、消热祛湿。方中重用山楂,以消一切饮食积滞,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为主药;以神曲消食健脾,更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下气消食,长于消谷面之积,共为辅药;三药合用,能消各种食物积滞。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清热而散结,合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故得“保和”之名。

4

加减

本方是消食导滞的有效方剂。若积甚便秘,可加大黄6g,牵牛子3g以泻下润肠;若气滞较甚者,可加枳实6g,厚朴5g,以行气消胀;若积热较甚,可加黄芩5g,黄连3g以清热;若兼脾虚便溏,可加白术、党参以补脾。

现代应用

1

慢性萎缩性胃炎

患者,男,40岁。自诉有胃病史7年。因上腹痛迁延不愈,经西医治疗6年余无效而来就诊。诊见:口干咽燥,嗳气,上腹部有压痛,食后腹胀,舌红少苔,脉象细。经胃镜和病理组织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予以保和丸加减主之。处方:山楂20g,神曲15g,陈皮10g,莱菔子10g,枳壳6g,黄连15g,白芍10g,甘草5g。水煎服,1剂/日,分2~3次内服。连服10剂。10天后二诊:服药后疼痛减轻,暖气及腹胀消失,嘱再服20剂。又过20天后三诊:患者诸症若失,经胃镜复查见胃黏膜色泽虽仍红白相间,但以红色为主,白色范围较前明显缩小。病理报告:胃黏膜萎缩已由中度转变为轻度。嘱将上药均加大剂量后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g,3次/日,温开水送服。经服药1年后,病告痊愈。随访3年,未再见复发。

 

2

小儿厌食症

症见厌食,面色萎黄,形瘦神倦、四肢乏力,腹胀便溏,大便中央有不消化食物。舌淡红,苔薄白。治宜和胃健脾,化湿消食。投以保和丸加减。处方:山楂15g,神曲12g,莱菔子10g,茯苓10g,乌梅6g,薏苡仁12g,麦芽12g,白扁豆10g,甘草3g。水煎服,1剂/日,分3次内服。效果显著。 

3

小儿疳积

患儿,男,9岁。诊见患儿面色萎黄,精神萎靡,消瘦,且毛发稀少直立,食欲差,喜吃异物,大便2―3次/日,每次饭后必解,夜间自汗,舌苔黄白,脉象细弱。大便镜检有蛔虫卵。中医诊断为小儿疳积。治宜益气健脾,消食导滞。予以保和丸加减。方用:莱菔子20g,神曲40g,山楂40g,陈皮15g,茯苓20g,党参30g,白术25g,使君子35g,槟榔20g,香附6g,甘草10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后,装瓶备用,5g/次,开水冲服。10天为1个疗程。服药3个疗程,诸症消失,饮食增加,身体恢复健康。中医认为,小儿疳积为儿科四大证之一。本病多由饮食不节或嗜食肥甘生冷等不易消化食物,损伤脾胃,致使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水谷精微化生不足,脏腑、肌肤、毛发失养而成该证。用上药治疗小儿疳积,效果显著。且愈后患者经1~3年随访,均未见再发作。服用保和丸加减用量为:3岁以下,2g/次;3~5岁,3g/次;6~10岁,5g/次;11~13岁,6g/次。早、晚饭前日服,10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1~2个疗程即可痊愈或显效。

4

婴幼儿腹泻

症见腹泻,泻下如水样便,量多色黄,伴有不消化奶瓣,哭闹不安,腹胀,尿少,苔厚,指纹紫滞,烦躁等。治宜健脾渗湿,升清固脱。以保和丸加减主之。处方:山楂10~15g,茯苓6~9g,陈皮3~5g,莱菔子12~13g,山药10~15g,薏苡仁8~10g,白扁豆6~8g,赤石脂5~9g,桔梗4~6g。水煎服,1剂/日,分2~3次服。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其形气未充,运化功能尚未健全,故此最容易引起腹泻等症状。治疗时宜健脾、补益、渗湿、固涩四法同用。用保和丸加减治疗婴幼儿腹泻患者,正是采用以上四法并施,故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feibdfcz.com/afhpz/1295.html

湘ICP备2021020578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