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浅谈九温病诊法四卫气营血舌象

温病诊法(四)

卫气营血舌象及其用药法则

一、卫分舌象及用药法则

温病卫分阶段,舌象变化特点:舌体的形象一般是正常的,舌形、舌质或稍有区别。卫分舌苔主要表现为薄白苔,但因情况不同也有差异。舌面干燥的微甚,可以分别定其内热的多少和津伤的情况;舌面津液多寡,可以看出湿邪的轻重。

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卫分证是温病的初期阶段,病势轻浅,若治疗得当,一药即愈。本阶段治疗法则是轻宜、疏卫、清解等,决不可发表,恐伤津液而助里热。

下面,分述临床常见的舌象特征,并据以分析病机,推敲用药。

卫分1: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舌形:一般正常,无变化。

舌苔:薄白,比较均匀。

舌面:津液少,欠润,或略偏燥。

舌质:淡红,边尖部略红。

病机:风热邪气,从口鼻而入,初犯于肺,肺主皮毛,故身热微恶风寒,头痛不重,咽红且干,甚则喉肿白腐,干咳无痰,无汗或头额有小汗,脉象不缓不紧而动数,两寸独大,口渴,大便正常或偏干等。

治法:用辛凉轻剂,如桑菊饮法加减。

参考处方:桑叶6克菊花6克薄荷2克(后下)前胡6克杏仁6克浙贝母10克连翘10克芦根15克

卫分2:风热在卫,肺津受伤。

舌形:正常,与平时基本一样。

舌苔:薄白。

舌面:偏干。

舌质:淡红,边尖偏红。

病机:风热在卫,而肺津略受伤,温病初感,内热偏盛,津液微受伤,症状较(卫分1)口干明显,口渴,脉象浮滑数或滑数,大便略干而小便较黄少。

治法:辛凉平剂,银翘散加减。

参考处方:薄荷2克(后下)连翘10克银花10克竹叶3克淡豆豉10克山栀3克炒牛蒡3克芦根20克前胡6克焦麦芽10克

卫分3:温病初起,邪在卫气之间。

舌形:正常,无变化。

舌苔:黄白相兼,白偏多,黄偏少。

舌面:偏干,或略干。

舌质:淡红,边尖红。

病机:从舌边尖红,偏干,苔黄白相兼来看,是温邪已在卫气之间,卫分证未解而气分郁热渐形成。脉象多滑数而渐有力,逐渐转化向洪脉发展。

治法:辛凉平剂兼以清化方法。

参考处方:薄荷2克(后下)连翘10克银花10克竹叶6克生石膏6克茅芦根各15克前胡6克黄芩6克炒山栀6克

卫分4:温热挟湿病或湿热病。

舌形:正常。

舌苔:白腻,浮罩略黄。

舌面:糙老不干燥。

舌质:略红。

病机:本病乃温热挟湿病或轻度湿热病,从苔白糙老不燥,浮罩略黄看,是湿邪或温热兼湿,症状必为头晕或沉重,胸闷口苦,身热口渴,头面微有小汗,脉象以滑数为主,带有濡象。

治法:可用轻扬宣化方法。

参考处方:薄荷2克(后下)佩兰叶10克(后下)大豆卷10克连翘10克忍冬花10克前胡6克大青叶10克茅根10克芦根10克

卫分5:湿邪由卫入里,热象偏重,正气也实。

舌形:正常。

舌苔:灰白而糙。

舌面:糙老且干。

舌质:淡红。

病机:温病邪气由卫分入里,热象偏重正气也实,故身热较重,微有恶寒,头痛不重,口感心烦,略思饮水,势将热入气分,脉象必滑数比较有力。

治法:用辛凉清气方法。

参考处方:薄荷2克(后下)生石膏10克(先煎)连翘10克银花10克前胡6克桑叶10克淡豆豉10克炒山栀6克茅芦根各10克

卫分6:素体阴虚,又感温邪,最易化燥伤阴。

舌形:偏瘦。

舌苔:薄白。

舌面:干而微有裂痕。

舌质:红,干,尖部色深。

病机:素体阴虚,津液不足,感受温热邪气,故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干咳少痰,无汗或少汗,心烦口渴,尿黄少,舌红、干瘦,脉象多细小数或弦滑数。

治法:滋阴液兼以疏卫。

参考处方:肥玉竹10克前胡6克白薇5克炒牛蒡子6克淡豆豉10克薄荷2克(后下)茅芦根各15克炒山栀6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feibdfcz.com/afhgx/3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