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花湖公园典型节点植物造景分析

(供图:张铭)

流花湖公园建设的初始目的在于整治广州城市的水患问题,由市政府动员市民于年共同开挖建造,并于年建成。现全园面积54.4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2.6公顷,除具备基本的蓄水防洪功能外,还是一个集游览、娱乐、休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流花湖公园在设计之初就将风格定位为“淡雅素装”,不仅建筑轻巧通透、素净淡雅,还运用棕榈科植物、榕属植物等岭南乡土树种,搭配花色清雅的开花植物与碧绿的湖面相映衬,旨在突出清新素雅,恬静自然的南亚热带自然风光。

(供图:郭莉)

本次专题重点分析其典型景点的植物造景艺术,部分图纸选用级植物造景设计课程优秀作业。

法兰克福花园

(供图:何晓彤)

(供图:何晓彤)

(供图:傅颖)

法兰克福花园建于年12月,是德国法兰克福市送给广州市的建城周年的礼物。花园的设计风格是典型的德国巴洛克式风格,建园初期以玫瑰花为主题,其中大部分是自德国漂洋过海运抵广州的“法兰克福玫瑰"。花园的设计尺度亲切怡人,园内以规则式种植为主,采用整形低矮的蔷薇科灌木构成规整的图案,并与希腊式雕塑、景墙相结合,极具异域风情。

由于园内大多采用了较低矮的灌木(如黄金榕、三角梅、米仔兰、花叶珊瑚、福建茶、红背桂等),因此为平衡空间尺度感,在临水一侧便种植了如落羽杉、白千层等滨水乔木,还与对岸的浮丘相呼应,实现了不同风格的融合和过渡。

浮丘

(供图:郭莉)

(供图:何梓坚)

浮丘入口(供图:蔡伟达)

远观浮丘东岸(供图:蔡伟达)

浮丘是公园中区的一个湖心岛,形状为狭长的椭圆形,岛内地势较为平坦。岛中植物以常绿树种为主,与简洁淡雅的亭廊花架相互映衬,嘉木繁荫、花香四溢,棕榈科植物的适当点缀还令此处更显南亚热带地域特色。

浮丘中植物种植的疏密处理、空间开合等关系,是根据游人在游径中的视线变化来设计的,目的是形成步移景异的效果:入口以鱼尾葵作为障景,将岛中美景“藏于身后”,引导游人走入舒适凉爽的荫棚。穿过荫棚和一棵高大的细叶榕,站在临湖平台,开阔的湖光胜境尽收眼底,令人豁然开朗。沿着岸边的游步道行走,植物种植的疏密变化不仅能使游人感受到空间的明暗变化,还发挥了障景、抑景、渗透等效果,使园中景观时隐时现,丰富了场地的空间多样性和层次感,使空间序列的节奏感更强。

岛屿周边植物还充分考虑了与四周隔岸景观之间的对景关系。北侧主入口以粉墙为主景,以墨绿色的短穗鱼尾葵为景墙背景,姜花、杜鹃等开花的灌木配置在入口两侧作为前景,形成一幅粉墙和花木互为图底的美丽画面。从湖面对岸可远观岛的东岸美景:大王椰子和落羽杉组成的植物群落形成了林冠线高低起伏、植物疏密变化、色彩季相变换的景观。西岸以植丛分隔荫棚和岛外空间,透过植物的空隙,形成一个个框景,与湖西岸的蒲林广场对望,傍晚时分还能欣赏到“蒲林晚霞"的景色,形成具有连续性的画面。而岛的最南端则以探向水面的桃树、垂柳、缠绕着绿萝的龙眼树,以及小径、置石等形成典型岭南庭院空间,与隔岸相望的法兰克福花园形成风格上的对比和尺度上的协调,尤如广州与法兰克福这对友好城市之间的亲切对话。

烟雨亭

(供图:郭莉)

(供图:郭莉)

(供图:蔡伟达)

烟雨亭位于公园西南面,为滨水组合型亭廊,分为上下两层,观赏视野开阔。与周边的紫薇、玫瑰、荷花三大主题花景共同构成流花八景之一的“荷塘烟雨”。

植物整体配置自西向东,形成“收——放——收”的景观层次,起到引导游人游览视线的作用。烟雨亭的西侧种植白千层以形成密林,底层仅种植蜘蛛兰。东部运用大片色泽明艳的地被修饰水岸线,与白千层的深色形成对比。

烟雨亭入口处的植物花色以红紫色系为主,一侧搭配以海桐-花叶艳山姜-亮叶朱蕉-金叶假连翘,另一侧配置小叶紫薇-翠芦莉,营造了温馨怡人的氛围。景石点缀之处则运用鸡蛋花、红花檵木与低矮草本构成色彩明暗结合、层次感鲜明的画面。亭廊滨水一侧密植荷花、梭鱼草等水生植物,每当细雨缠绵,将形成一幅“荷姿摇曳,烟雨醉荷塘”的朦胧画境。

蒲林广场

(供图:何晓彤)

(供图:何晓彤)

(供图:何晓彤)

蒲林广场位于流花湖公园中心景区,是园内最大的活动广场。广场运用图案式地面铺装形成落花满地的效果,与蜿蜒的溪涧、灵动的石山流瀑,以及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完美结合,处处都体现着“流花寄情”的意向。当明月高挂夜空,月光透过植物枝叶间的缝隙倒影在地面,树影婆娑,伴随着沙沙声响,更显此处幽静怡人,这清雅的意境便是著名的流花八景之一——“蒲林揽月”。

广场周边以根系发达、遮阴能力强的榕树(如高山榕、黄葛榕)为主基调,营造舒适宜人的休憩场所。此外,还配植了美丽异木棉、宫粉紫荆、黄花风铃木、鸡蛋花和尖叶杜英等开花乔木,灌木选用金叶假连翘、红花檵木、龙船花、海桐等岭南常见观花观叶植物,草本地被则选用了翠芦莉、文殊兰和各色鲜艳的时花,形成了色彩鲜明、层次丰富,品种多样的植物景观效果。

凌波径

(供图:何晓彤)

(供图:何晓彤)

(供图:何晓彤)

凌波径位于公园东侧,西面临水,东接勐苑,是一处怡人的滨水步道。主园路两侧行列式种植假槟榔、白千层,形成强烈的线条感以引导游人的行进路线。白千层枝叶茂盛,树皮更是独具特色,不仅使滨水空间更加舒适怡人,其水中的倒影又是另一番美景。

总结

1.植物种类丰富,突出鲜明的南亚热带风格

公园的植物种植以岭南乡土树种为主,并大量运用具有季相变化的观花植物和色叶植物、观赏期长的宿根地被花卉、芳香植物,以及浆果植物等鸟嗜植物,从而丰富园中动植物的多样性,打造一个具有生态多样性的公园。

2.植物配置手法多样,空间层次丰富

流花湖公园的植物造景在保持多样性的同时,还注重均衡植物的色彩、高度和品种搭配,形成植物群落层次分明,主题风格突出,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实现公园“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的造景目标。流花湖公园在建园初期的植物配置手法多为传统的自然式配置,并大量运用棕榈科植物。上世纪90年代后,公园建成法兰克福花园、英国玫瑰园等西式风格的花园,植物配置方式也有所创新,以大片的观花地被和几何整形花灌木为主,形成中西兼容的特色景观。

3.以“淡妆素雅”为主题的绿化风格,体现岭南水乡特色

流花湖公园的“淡妆”风格并非寡淡无色,而是清丽脱俗。在植物景观的打造上,以多种常绿的棕榈科植物为基调,衬以色彩淡雅的开花乔灌木,在蓝天碧水之间,形成素雅柔和的清新色调。游人漫步在公园内,不仅可观赏到葵堤上碧波荡漾、葵影婆娑的南国旖旎风光,更可感受到浮丘上由热带植物形成的幽静、野趣的岭南自然氛围。

16级风景园林专业学生

蔡伟达

张文祎张铭姚咏琪陈丽颖叶馨心

编辑

叶馨心

花语岭南

LNYLZWJZ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feibdfcz.com/afhzz/1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