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单元 消食剂
细目一 概述 要点一 消食剂的适用范围 食积内停之证 常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食呕逆、腹痛泄泻等症。 要点二 消食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食积每致伤中、阻气、生湿、化热之变 不宜长期或过量服用 纯虚无实者禁用
细目二 消食化滞 要点一 保和丸《丹溪心法》 山楂六两 神曲二两 半夏 茯苓各三两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一两 炊饼为丸。 保和神曲与山楂,陈翘莱菔苓半夏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效堪夸。 消食和胃。 食积证。 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恶,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微黄,脉滑。 君——重用山楂,消食化滞,尤擅消肉食油腻之积 臣——神曲,消食健脾,尤善化酒食陈腐之积; 莱菔子,下气消食,长于消谷面之积 君臣配伍,可消一切饮食积滞 佐——半夏,和胃降逆 陈皮,理气和中 茯苓,健脾渗湿 连翘,清热散结
要点二 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大黄一两 枳实 神曲各五钱 茯苓 黄芩 黄连 白术各三钱 泽泻二钱 汤浸蒸饼为丸。 枳实导滞用大黄,芩连曲术茯苓襄 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积滞力能攘。 消食导滞,清热祛湿。 湿热食积证。 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本证由食积停滞,生湿化热,或素有湿热又与食积互结,阻于肠胃所致。 治宜消食导滞,清热利湿。 君——大黄,攻积泻热 臣——枳实,行气消积导滞 神曲,消食化滞和胃 佐——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止痢 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止泻 白术,益气健脾燥湿
细目三 健脾消食 要点一 健脾丸《证治准绳》 白术二两半 木香 黄连 甘草各七钱半 白茯苓二两 人参一两五钱 神曲 陈皮 砂仁 麦芽 山楂 山药 肉豆蔻(煨去油)各一两 蒸饼为丸。 健脾参术苓草陈,肉蔻香连合砂仁 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此方寻。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脾虚食积证。 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舌苔腻而微黄,脉虚弱。 本证由脾胃虚弱,食积内停所致。 治宜健脾助运,消食和胃。 君——人参、白术、茯苓,健脾化湿止泻 臣——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化滞和胃 佐——肉豆蔻、山药,益气健脾止泻 木香、砂仁、陈皮,理气醒脾和胃 黄连,清热燥湿 佐使——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健脾丸与参苓白术散 同:均含人参、白术、山药、茯苓、砂仁、甘草等药,皆具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可治疗脾虚夹湿之证。 异: 健脾丸因配入山楂、神曲、麦芽、黄连等药,兼具消食化滞、清热燥湿之功,宜于脾虚食积内停,生湿蕴热之证; 参苓白术散因配入莲子、扁豆、薏苡仁、桔梗等药,功擅渗湿止泻,兼可保肺,宜于脾虚生湿,下渗肠道之泄泻。
要点二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干生姜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 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 厚朴(炙)四钱 枳实 黄连各五钱 汤浸蒸饼为丸。 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夏曲朴姜连 蒸饼糊丸消积满,清热破结补虚全。 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 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调,苔腻略黄,脉弦无力。 本证乃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而致。 治当行气健脾,清热温中。 君——枳实,行气消痞 臣——厚朴,下气除满 与枳实相须为用,以增其行气消痞之效 四君子汤方,健脾益气,化湿和中,以复脾运; 麦芽,消食和胃 使——甘草调和药性,和中补脾
消食化滞
保和丸
保和神曲与山楂,陈翘莱菔苓半夏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效堪夸。
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滞用大黄,芩连曲术茯苓襄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积滞力能攘。
健脾消食
健脾丸
健脾参术苓草陈,肉蔻香连合砂仁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此方寻。
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夏曲朴姜连,蒸饼糊丸消积满,清热破结补虚全。
第十九单元 驱虫剂
要点 乌梅丸《伤寒论》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 蜀椒四两桂枝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炼蜜为丸。 乌梅丸中细辛桂,参附椒柏姜连归 蛔厥久痢皆可治,安蛔止痛此方珍 温脏安蛔。 蛔厥证。 腹痛时作,手足厥冷,时静时烦,时发时止,得食而呕,常自吐蛔。兼治久利。
本证之蛔厥由寒热错杂,寒重热轻,蛔虫内扰所致。 治宜寒热并调,温脏安蛔。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君——重用乌梅,酸以安蛔,并以苦酒(醋)渍之 臣——细辛、蜀椒,辛可伏蛔,温脏祛寒; 黄连、黄柏,苦以下蛔,清泻内热 佐——附子、干姜、桂枝,合细辛、蜀椒,温里祛寒之功益增,以利蛔虫安伏肠内; 人参、当归,补养气血 使——以蜜为丸,调和诸药 亦可用于久痢、久泻,属寒热错杂,正气虚弱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