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
别名
旱连子、大翘子、空翘、空壳、落翘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
归肺经、心经、小肠经。
壹
古说连翘
·陶弘景:连翘处处有,今用茎连花实也。
·《唐本草》:连翘有两种,大翘、小翘。大翘叶狭长,如水苏,花黄可爱,生下湿地,着子似椿实之未开者,作房翘出众草。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小细,山南人并用之。今京下惟用大翘子,不用茎花也。
·《本草图经》:连翘,今近京及河中、江宁府,泽、润、淄衮、鼎、岳、利州,南康军皆有之。有大翘、小翘二种。
贰
何为连翘
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疏林及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原形态
落叶灌木。小枝土黄色或灰褐色,略呈四棱形,疏生皮孔,节间中空,节部具实心髓。叶通常为单叶,或3裂至3出复叶;叶柄长0.8-1.5cm,无毛;叶片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2-10cm,宽1.5-5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至楔形,叶缘除基部外具锐锯齿或粗锯齿。花通常单生或2至数朵着生于叶腋,先于叶开放;花梗长5-6mm;花萼绿色,裂片4,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边缘具睫毛;花冠黄色,裂片4,倒卵状椭圆形,长1.2-2cm,宽6-10mm;雄蕊2,着生在花冠管基部;花柱细长,柱头2裂。蒴果卵球形,2室,长1.2-2.5cm,宽0.6-1.2cm,先端喙状渐尖,表面疏生瘤点;果梗长0.7-1.5cm。花期3-4月,果期7-9月。
性状
果实长卵形至卵形,稍扁,长1-2.5cm,直径0.5-1.3cm。“老翘”多自先端开裂,略向外反曲或裂成两瓣,基部有果柄或其断痕,果瓣外表面黄棕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淡黄色瘤点,基部瘤点较少,中央有1条纵凹沟;内表面淡黄棕色,平滑,略带光泽,中央有一条纵隔,种子多已脱落,果皮硬脆,断面平坦。“清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瘤点较少,基部多具果柄,内有种子多数,披针形,微弯曲,长约0.7cm,宽约0.2cm,表面棕色,一侧有窄翅。气微香,味苦。
“青翘”以色绿、不开裂者为佳;“老翘”以色黄、瓣大、壳厚者为佳。
栽培
喜温暖潮湿气候。适应性强,耐寒、耐瘠薄。喜阳光充足。对土壤要求不严,腐殖土及砂质砾土中都能生长。
叁
巧用连翘
#1连翘的药理作用
·抗菌、抗病毒作用
·强心及升压作用
·抗辐射损伤
补充:连翘注射液对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抑制作用。
#2连翘的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风热感冒。
主风热感冒;温病;热淋尿闭;痈疽;肿毒;瘰疬;瘿瘤;喉痹
#3连翘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4服用注意
1.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
2.《本草经疏》:痈疽已溃勿服,大热由于虚者勿服,脾胃薄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1.《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
2.《名医别录》:去白虫。
3.《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
4.《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
5.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
6.王好古:治耳聋浑浑。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本草》
编辑/姜郦珈
分享
点赞
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