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痘疹初起等证的治疗,临床上常常用到一些辛凉解表剂。这些方剂需要我们烂熟于心,方可在临床治疗中顺手拈来,运用自如。小编今天整理收集了“辛凉解表十大名方”,供各位同仁参考!
桑菊饮(《温病条辨》)→风温咳嗽
桑菊饮专治风温,桔翘薄荷芦草杏。
桑叶9克,菊花9克,杏仁9克,桔梗6克,连翘9克,薄荷3克,甘草3克,芦根18克。
水煎服,每日两次。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温初起,邪客上焦,发热不重,微恶风寒,咳嗽、鼻塞较重,口微渴。
本方为辛凉解表的主要方剂。其中以桑叶、菊花、薄荷疏散风热为主要药。连翘、鲜芦根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桔、杏、草宣肺利咽,止咳化痰。诸药合而清风热,止肺咳,较银翘散为佳。阳明热盛烦渴者,可加知母、生石膏。
银翘散(《温病条辨》)→温病初起
银翘散豉桔荆牛,竹叶芦根薄荷甘;温病起初头痛热,咽痛口渴服之安。
银花15克,连翘9克,桔梗6克,薄荷6克,竹叶9克,生甘草3克,荆芥6克,淡豆豉6克,牛蒡子9克,鲜芦根30克。
水煎服,每日两次。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温病初起,风热伤表,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咽痛口渴,苔薄白而燥,脉来浮数等。
银翘散为温病初起首选之剂。方中银翘清热解毒为主要药;薄、荆、豉辛凉宣散;芦、竹、草清热生津除烦;桔、牛宣肺,利咽化痰。诸药合而清热解毒,辛凉透表,其力又较桑菊饮为强。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三阳合病
柴葛解肌汤芍羌,芩膏桔芷枣甘姜;三阳合病心烦渴,头痛不眠服更康。
柴胡9克,葛根9克,生石膏20克(先煎),羌活9克,黄芩9克,甘草6克,桔梗9克,白芷9克,白芍9克,红枣3枚,生姜3片。
水煎服,每日两次。
清热,解肌,止渴,除烦。
三阳合病,恶寒化热,寒轻热重,口渴,无汗,头目皆痛,鼻干,心烦不寐,脉浮,舌黄等。
方中柴、葛、芩、膏解表清里,退热除烦止渴,羌、芷、芍解散风邪,祛头目痛,桔、草利咽止咳,姜、枣和中益气。诸药合而主春温夏热之病,其症状为不恶寒而口渴,若新感风寒,恶寒而不渴者非所宜也。如热重渴甚,舌焦黄者,去羌、芷、姜,加生地、丹皮、知母以清之。如谵语,热而作狂,可加重石膏用量。
您的专属导师已上线!无论是解答困惑、疑症咨询、学习中医、领取资料,都可以添加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