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篇文章我们探讨了《中药材行业“最严谨的标准”》《依据连翘标准给国家药典委提点建议》《中药材专业市场“四个最严”落地思考》。得出的结果是:当前在中药材行业中,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之外,整个产业链条的其它环节,最严谨、最适用的标准还不完善,而且非常少!今天与大家共同来探讨《当前“四个最严”在行业落地的难点》。
一、中药材市场放开后、药的属性在淡化
自从中药材市场开放以来,中药材的“药”的属性被不断淡化,其“商品”的属性却在不断增强,中药材的种植品种与产量被利益化,基本上是市场说了算,种药材先问能挣多少钱。道地原则无人坚守,并盲目向外地扩种且生产无序,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仍处在起步阶段,多数药农还处在自行留种的自然状态,只种不选,自繁自用,种苗退化严重。为了利益他们不按时节与年限采收,环境污染与人为滥用农药化肥,套用常规农作物的农业生产模式,把本该生长在自然生境中的中药材硬性搬到大田去种植,再加上种植技术不规范和采收违背科学等问题时常发生,致使中药材质量问题越来越多。
二、产地加工不规范、没有标准难统一
从历史传承看中药材,特别是道地药材的产地初加工的历史与文化非常悠久。当前产地加工的中药材是农副产品,国家监管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