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81230.html汪剑博士年门诊量在一万五千人次以上,以其疗效卓著的临床成功经验成书。其上课引经据典,循循善诱,深受学生拥戴,课堂上每每听者盈室、座无虚席,有时连过道上都站满了旁听者。其学术研究则成果累累,被评为第九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
四君子汤合保和丸
治疗鱼虾气味过敏
孔某,女,9岁,云南省大理市人,年4月21日诊。
鱼虾气味过敏2年。
患儿于2年前不明原因对鱼虾气味过敏,尤其对鱼过敏,不但吃鱼过敏,连闻到鱼腥味都会全身出红色斑点、皮疹,甚至口唇浮肿发红,恶心呕吐。家长不敢带患儿到菜市场,路过售卖鱼虾摊贩处,都要小心翼翼通过,否则,只要远远闻到一点鱼虾腥味,患儿便会出现上述过敏症状。在当地多方求治2年,曾服不少中西药,并接受脱敏治疗,均无寸效。患儿父亲为笔者同事的朋友,经笔者同事介绍,携患儿从大理来昆明找笔者诊治。刻下症:皮肤苍白少华。舌淡,苔白腻,脉弦细滑。
辨证:脾虚夹湿,痰湿内蕴,食滞不化。
治法:健脾化湿,消食化痰,理气和中。
处方:四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
方药如下:
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5g,焦山楂15g,神曲15g,炒莱菔子8g,法半夏8g,陈皮10g,连翘6g,防风8g,苏叶10g,丹皮8g,赤芍10g,厚朴10g,苍术10g。3剂,水煎服,两日一剂。
5月15日复诊:患儿家长欣然告知,患儿仅服上方3剂,便已不再对鱼虾气味过敏,即使近距离闻到鱼腥味也安然无恙,连连赞叹中药速效。再予上方加减3剂巩固善后。年9月16日,患儿父亲就诊于笔者。笔者向其问及患儿病情,告知年仅服6剂中药,患儿便痊愈,已不惧怕鱼虾腥味。只是患儿心中仍对过敏有一定阴影,所以尚不敢吃鱼而已。其余一切正常,两年多来未出现过过敏症状。按语
本案患儿症状表现甚为奇特,对鱼虾过敏,不要说食用,连闻到鱼虾气味都会出现皮疹、口唇浮肿、恶心呕吐等过敏症状。中医最大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找准病因病机,随证治之,若一见过敏,便从过敏治,用“抗过敏”类方药,便失去了中医之魂,万难获效。患儿过去并无过敏症状,病情从就诊前2年开始,此为后天所致。结合其舌淡、苔白腻、脉弦细滑之征象,辨证为脾虚夹湿。因脾胃虚弱,不能升清,失于运化,食滞不化,对鱼虾气味产生格拒,从而出现过敏。故治疗上以健脾化湿、消食化痰、理气和中为主。方用四君子汤为基础,补中气、健脾胃,脾胃健方能运化,太阴之门开,方不格拒食物气味。再用保和丸消食、导滞、化痰,以去陈腐,醒脾胃之运化,食、痰、湿等积滞去,脾胃纳食恢复,才能接受食物。方中陈皮与苍术、厚朴配伍,为平胃散,化湿、理气、和中,健运脾胃。配伍防风、苏叶,一方面祛风止痒,另一方面以风药升举脾胃之清气,再一方面以苏叶解鱼虾之毒。病程日久,食、痰、湿等积滞郁热,且皮疹色红,口唇浮肿发红,考虑有血热因素,故配伍丹皮、赤芍两味凉血之品,以解郁热。本案笔者着眼点在于脾胃,开太阴之门,脾胃健运,能接纳食物气味,则过敏自解。因此,再次说明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病治病之灵魂,中医诊治疾病必须先从病史、病情、舌苔、脉象中找出病因病机,随证治之,方能获效。本文选自《蜀山医案——经方临证知行录》,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汪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在线视频课程
中医二十八脉及全部脉象(动态图解)
高清舌诊图谱(收藏)
.
更多内容尽在文章排行汇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