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生态养鱼方案
水库一、水库养鱼技术
1、人工培育鱼种
水库养鱼,鱼种的需求量很大,一般大中型水库每年需投放几十万尾鲢、鳙鱼种。利用网箱在水库内进行高密度集约化精养,是获得鱼种高产的有效途径。
人工培育鱼种2、放养
水库水面广、风浪大、乌鳢、鳜鱼等凶猛鱼类多,投放的鱼种要体质健壮、体色光泽好,规格在12厘米以上;若投放10厘米以下、体质弱的小鱼种,往往不能适应水库的环境,也易被凶猛鱼类吞食掉。
鱼种投放3、充分利用水体,合理混养
养殖水面在几十亩至几百亩,水质特别肥或进行施肥的水库,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鱼种~尾,并以养鲢、鳙鱼为主,其中鳙鱼占55%~60%,鲢鱼占30%~35%,鲤、鲫、鳊、草鱼等鱼类占5%~15%;在水质较清瘦、水草丰富的情况下,应注意草鱼、其中草鱼占65%~70%,鲢鱼占10%,鲤、鲫、鳊鱼占5%左右。
4、做好水质管理
在洪水汛来临前,应预腐臭、溶氧极少的底层死水,这样可以防止鱼类随水逃掉和天然饵料含量丰富的水库上层水大量流失,洪水带来的大量无机及有有机肥也将集于水库中,使水质变肥。在鱼类生长旺盛的6~9月份,应尽可能保持较高的水位,以达到“宽水养大鱼”的目的。同时,为了促进鱼类生长,在有条件想水库,还应广辟肥源和饵源,人工种植莲藕、鹅草和苏丹草等,通过施肥培育水体中的饵料。
5、渔乐园打造:通过渔文化主题进行包装打造,配合露营地租赁销售,设置私家钓台、垂钓俱乐部等。另外,两边利用花卉、绿植进行景观打造,形成花溪水库的壮丽景观。
渔乐园休闲垂钓6、智能养殖:将工业自动化与物联网智能化的技术系统用在了渔业养殖生产领域,并改变了传统的养鱼生产方式,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以数字化可传感可控制的智能技术来实现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的和谐、生态平衡,达到高密高产,并且不造成任何污染和排放,不添加任何药物、化学制剂,所有自然资源循环利用,是真正的可持续、循环型、无污染、无公害、零排放、高效益的智慧型生产模式。
该项目高度技术密集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其技术与产业特点如下:
(1)、安全环保超越有机。整个生产过程不添加化学药剂与激素,仅通过微生物进行营养物质的转化与传递;生产过程中没有排放没有废弃物,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最后都变为营养物质被动植物和微生物吸收分解;耗水量只有传统养鱼的1%。
(2)、高密高产。鱼类的养殖密度能达到~公斤/立方,是传统养殖的倍,同时不受季节与气温的影响,全年稳定产出;
(3)、智能化数据化生产管理。主要生产数据通过物联网在线监测,自动操作系统控制温度溶氧PH电导率等关键参数,自动调整,无需人工干预,同时可实现远程监控,报警以及大数据分析。每套系统只需三个人工进行辅助管理,设备维护等工作。
(4)、经济效益可观。主要原材料(鱼食)成本只占售价的15%,能源消耗与人工仅占售价的3%左右。
(5)、节省资源复制性强。系统建设为自建自创生态系统,几乎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可在几乎任何地区进行建设。对各种极端气候条件有很强的缓冲能力。
二、水库生态养鱼措施
1、建立拦鱼设施
水库在放养经济鱼类之前,必须在水库所有的进、出水口建好拦鱼设施,并加强日常管理和保养维修,以防发生逃鱼事故。水库拦鱼设施,主要有网拦鱼设施,电拦鱼设施和竹、木栅拦鱼设施三种。网拦鱼设施它具有拦鱼效果好,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管理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
拦鱼网的网长和网高均要比拦截处的实际宽度和深度分别增加10-15%,网目大小要因放养鱼类大小而定,水平缩结系数一般取0.6-0.7,通常采用打桩式和抛锚式两种方式安装固定。
电拦鱼设施是根据鱼感电后能回避的原理设计的,当鱼游向电栅,遇到一定强度的电场,即会受到电的刺激改变自己的游向,而起到拦鱼作用。竹、木栅栏拦鱼设施具有取材方便、建造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但经不起大流量洪水的冲击、安全性能差,现在很少使用。
拦鱼措施2、经济鱼类放养
(1)放养种类的选定
我国大多数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因此,鲢鳙鱼是主要的养殖对象,为了充分利用其它饵料资源,还可放养以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鲤、鲫和草食性的草鱼、鳊鲂等。
(2)放养鱼种的规格和质量
投放水库中的鱼种,如果规格小,入库后常密集成团游泳,难以吃到饵料,觅食能力差,生长也缓慢,同时它们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力差,易被凶猛鱼类捕食,使成活率低,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水库的鱼产力,反之,投放鱼种的规格大些,上述情况将会明显的改变,而且放养规格大的生长速度快,但另一方面鱼种规格越大,所需生产成本越高,因此各地可根据自己的条件,水库大小、凶猛鱼类的危害程度,作适当规定。
我国目前对鱼种规格的要求一般是:鲢鳙11.5-13.2cm,草鱼13.2-14.8cm,鲤、鲂鱼6.6-8.3cm。投放水库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游动活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3)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
大中型水库因面积大、水深、库容大、鱼类的生态条件极为复杂而且又很难控制,主要依靠库内天然饵料进行粗养,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主要根据水库的营养类型决定。
富营养型水库,每亩可放-尾,其中鲢鱼占35-40%,鳙鱼占50-55%,草、鲤、鳊等可占5-15%;一般营养型水库,每亩可放养80-尾,其中鲢鱼占30-35%,鳙占55-60%,草、鲤、鳊等可占5-15%;贫营养型水库,每亩可放50-80尾,其中鲢鱼占25-30%,鳙鱼占60-65%、草鲤、鳊等可占5-15%。
对小型水库,因其面积小、养鱼管理比较方便,水不深、有利于饵料生物的繁殖和鱼类的生长,凶猛鱼类数量少,易于清除,从事养鱼生产可分为"稀放粗养"和"密放精养"两种方式。"稀放粗养"方式一般每亩放养13-14cm的鱼种80-尾,其中鲢鱼占40%,鳙占50%,草鱼占4%,鲤、编鱼各占3%左右。
"密放精养"式的小型水库,养殖品种、数量、搭配比例均应根据饵料、肥料的多寡,库水的营养状况以及生产者的管理能力来决定,一般主养鲢鳙鱼,适当搭配其它鱼类,每年每亩放养13-14cm的鱼种-尾,其中鲢占50%,鳙占30%,草鱼占10%,鲤鱼、鳊鱼各占5%。
三、生态养鱼方法
1、鱼种投放
(1)投放时间和方式
在每年的12月份投放鱼种,在水库向阳避风处选择了一个网拦库湾,对鱼种进行冬季的适应性暂养,待来年根据情况,3月底至4月初放入大水面,此外,鱼种进入库湾时,先用中草药提取物杀虫剂的水溶液浸泡5.8分钟,然后在用3.4%的食盐水浸泡8.10分钟。
所述的中草药提取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为:原料药配方:大蒜素1.2,三黄粉2.5,松针1.2,板蓝根1.2,葛根1.2,穿心莲3.5,金银花3.5,白花蛇舌草3.5,仙鹤草3.8,鱼腥草3.8,益母草3.8,车前子2.4,马齿苋2.5,连翘3.5,白头翁1.2,紫花地丁1.2,山豆根1.2,制备方法:按配方比例称取原料药,将称取的原料药按中草药的常规方法提取水提物或醇提物,使用时,用水稀释.倍,
(2)投放规格
多在4.10尾/kg
(3)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
放养密度为4.4.5kg/亩,鲢、鳙比为2.4:8.6,每年适当搭配5.10%的鲴、鲤、鲫、鳊和草鱼,
(4)鱼种质量
规格整齐,肤色鲜亮,游泳活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2、日常管理加强水质调节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敞水区--投放滤食洁水的鲢鳙鱼;二是上游浅水区--种草移螺扩增水生植物和底栖生物资源,生产中投入品的控制,生产中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饵料来源于水库中的天然饵料,主要是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有机碎屑和水草;定期检查鱼体,检测水质,注意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和补救工作,